2025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化化研究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时间:2025-08-24 点击量:222
校内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全市学校思政工作队伍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推进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以下简称“学校思政中心”),开展2025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学校思政一体化项目”)申报及管理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分类及成果要求
(一)项目分类
学校思政一体化项目分为战略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支持项目四个类别。原则上各级别项目均不予以转立(如申请“战略项目”不可转立为“重点项目”)。
战略项目研究具有战略意义、面向全市学校思政一体化工作问题,研究期限为2年,研究经费为10万元。成果应包含以下四种:①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制度、办法、标准或政策建议等,②至少3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典型实践案例(每个案例不超过1600字),③至少3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它文章(论文应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中文核心期刊、C刊,市教育两委主管教育类期刊上发表。鼓励在新媒体平台发表网络文章,阅读量超过5万次的优秀作品,也可计入项目结题成果),其中项目负责人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和其它文章不少于2篇,④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等。
重点项目研究面向全市学校思政一体化工作某一重点领域的实践问题,研究期限为2年,研究经费为5万元。成果应包含以下四种:①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制度、办法、标准或政策建议等,②至少2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典型实践案例(每个案例不超过1600字),③至少2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它文章(刊物范围同上,在新媒体平台刊发的网络文章阅读量应不低于3万次),其中项目负责人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和其它文章不少于1篇,④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等。
一般项目研究在学校思政一体化工作范围内比较常见的中观问题,研究期限为1年,研究经费为2万元。成果应包含以下四种:①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加强和改进某项工作的政策建议或办法、标准等,②至少1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典型实践案例(不超过1600字),③至少1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范围不限)或其它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刊发的网络文章阅读量应不低于1万次),论文和其它文章的第一作者须为项目负责人,④研究报告(不少于0.8万字)等。
支持项目研究学校思政一体化工作一线中的微观问题,研究期限为1年,研究经费为1万元。成果应包含以下四种:①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加强和改进某项具体工作的政策建议,②至少1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典型实践案例(不超过1600字),③至少1篇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范围不限)或其它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刊发的文章阅读量应不低于0.5万次),论文和其它文章的第一作者须为项目负责人,④研究报告(不少于0.5万字)等。
(二)成果要求
1.项目成果的论文、其它文章、研究报告等,须有真实、关键数据支撑,符合意识形态要求,遵守保密纪律。
2.成果发布的时间范围,应在本项目立项之后。
3.政策建议或文件草案,应切合实际、可操作、有较强工作指导性。
4.公开发表的论文、其它文章,须注明“本文系2025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字样,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二、申报范围
(一)本项目面向各高校和5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申报。鼓励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区域创新示范联合体申报。
其中5个改革创新试验区仅限围绕“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与评价研究”项目指南条目分别牵头申报重点项目,项目组成员应包含高校教育工作者,并将相关高校列为合作单位。
(二)战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正高职称;重点项目负责人应至少具有副高职称;一般项目、支持项目负责人无职称要求。
三、参考题目
参见《2025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指南》(附件1)。战略、重点项目应从指南中选择,可对选题进行适当微调;一般、支持项目可在项目指南确定的研究方向下自拟题目,标明所对应的指南条目。
四、申报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
2.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在学术诚信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人员不得申报。
(二)由1家单位作为项目管理单位申报,研究范围覆盖2个(含)以上学段的项目,应由1家单位牵头、组织涉及学段单位共同申报。学段不全的,取消申报资格。
(三)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申报学校思政一体化项目需遵守如下限定:凡有在研的2022年度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2023年度和2024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和以相同研究内容获得其他项目(校级、区级项目除外)资助的负责人,不得申报。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需说明。
(四)项目负责人须如实填写申报材料,确保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已立项的予以撤销并通报批评。
(五)市委教育工委建立黑名单制度,在研究过程中不配合项目管理、无故不完成项目或自行中止项目的,在开题、中期、结项等各环节中经二次评审仍不合格的,撤销项目,并列入黑名单。
五、工作安排
各高校战略和重点项目共限报2项,一般项目限报2项,支持项目限报3项。校内申报如超过限额,社科处将组织遴选。
1.9月4日前社科处申报遴选系统开放,申请人系统填报,系统于8:00关闭,逾期不予受理。申请人可从人文社会科学处网站(http://skc.bjtu.edu.cn/cms/)右上角“用户登录”进入“项目申请”模块,选择“专项项目”,按专项项目申请提示填报。项目类别请选择“北京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化化研究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中请上传匿名的课题申请书(此版本将用于专家遴选评审用,务必隐去个人及单位信息),电子版申请书中请上传完整版实名的申报书。
2.9月4日16:00前申请人所在学院参照申报要求进行申报人资格等审核;各申请人所在学院、二级单位要加强课题申报材料的意识形态审核把关,并将签章纸质版汇总表于17:00前报社科处835办公室,汇总表见附件。
3.9月4日-14日社科处复审、遴选评审、遴选结果公示;
4. 9月16日前通过遴选的项目课题申请人通过课题管理平台(https://zhszpt.bjedu.cn)进行电子材料填报。具体账号另行通知。
学校审核通过后将盖章后的项目申报书扫描成pdf版,以上需同时提交word版文件。将所有材料统一打包报送至社科处邮箱(文件夹及文件命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学校思政一体化项目申报材料-姓名”)。
5. 9月18日前,请学院将战略、重点项目申报书签字盖章纸质版(一式8份)送交社科处。
联 系 人:迟琳琳
电 话:51684271
电子邮箱:shekechu@bjtu.edu.cn
社科处
2025年8月20日
附件:1.2025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指南
2.2025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申报书
3.2025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4.智慧思政工作平台使用说明